當民眾選擇買房時,通常希望能夠靠近工作地點並享有良好的居住環境。然而,如果住家附近有工業區,是否會影響居住環境呢?這是許多購屋者常有的疑慮。了解工業區的分類及其對居住環境的影響,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購房決策。
工業區分類與影響
根據都市計畫法臺灣省施行細則,工業區分為四種分類:甲種工業區、乙種工業區、特種工業區及零星工業區。每種工業區的設立目的和使用規範如下:
- 甲種工業區:主要供輕工業及無公共危險的重工業使用。這類工業區對居住環境可能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重工業部分。
- 乙種工業區:以公害輕微的工廠及其必要附屬設施為主。這類工業區的公害相對較少,對居住環境的影響較小。
- 特種工業區:可設置甲種工業區限制設置的產業,或經縣(市)政府審查核准的其他工業使用。此類工業區的影響程度取決於具體的工業類型和縣市政府的審查標準。
- 零星工業區:僅供無污染性的工業及相關辦公室附屬設施使用。這類工業區對居住環境的影響最小。
如何查詢工業區分類以確保居住環境
考慮在工業區附近購房的民眾,可以先查詢當地的都市計畫圖,了解周邊土地使用分區的分布情況。以下是幾個建議步驟:
- 查詢都市計畫圖:地方政府網站或都市計畫相關單位通常提供都市計畫圖的查詢服務,民眾可以在線查詢或親自到相關單位查詢。
- 了解工業區分類:根據查詢結果,了解附近工業區的分類。如果是乙種工業區或零星工業區,居住環境受到的影響會較小。
- 考量居住環境品質:根據工業區的分類和距離,評估其對居住環境的潛在影響,從而做出最合適的購房決定。
結論
在購房時,了解住家附近工業區的分類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非常重要。乙種工業區和零星工業區對居住環境的衝擊較小,而甲種工業區和特種工業區的影響則相對較大。因此,購房前查詢當地的都市計畫圖並考量周邊土地使用情況,有助於確保選擇的居住環境品質良好。